二战开始(前期),两个表现不错的国家。欧洲有波兰(可以反驳),亚洲有日本。似乎在简短或是片面的信息中,整个东南亚完全处在不堪一击的状态。实际上新加坡二战防御并不是纸片,而是防御非常坚固的防线。但是,还有很多片面信息。本文只讲炮台与火炮数量,并不讨论战术。
正如历史学博士候选人雅罗斯拉夫·列文在与RT的对话中所指出,新加坡曾是英国在东南亚的统治象征——也没有做好防御准备。它的要塞炮兵是为了防御敌方舰船而设计的,根本无法应对来自陆地的进攻。城市里甚至没有防空洞——殖民地的民政当局顽强动员措施。
各位,您们在说什么?你们不知道即使在古代,新加坡也曾是典型的堡垒型要塞,有着自己的基础设施吗?
那么请看:即使在过去,它也由12个长期性的堡垒保护,这些堡垒有石造的掩体(虽然到1942年这些掩体已过时,但在作为人员掩体时仍然适用)。
然后,在1875到1910年间,英国人建造了海岸炮台,随后(战争前)用混凝土大大加强了这些设施。事实上,许多老旧的防御工事在1942年仍然在使用。更重要的是,30年建造了新的混凝土长期炮台(而且是较大口径的)。
不信吗?是的,很多设施没有保存到今天,但……我们来算算。从圣淘沙岛开始(这个岛我们稍后单独讨论)。
1.斯坎达尔角炮台(1830年建造),位于淮海大道附近。这是第一座由石头和土建成的堡垒,直到富勒顿堡的建成才替代了它的武装。战时,英国军队仍然使用该设施。1920年,在这里建立了纪念碑,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阵亡者。到1942年时,这里部署了一座12磅(76毫米)海军炮的炮台,这些炮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(它被讽刺性地称为“礼炮”)。
2.普林斯炮台,这座炮台紧邻斯坎达尔角炮台,但在邻近的富勒顿堡建成后,炮台被拆除了(但设施仍然被使用)。
4.帕尔默堡(后改为帕尔默炮台),1890年,帕尔默堡安装了2门10英寸(254毫米)Mk III BL炮,但到1942年这些炮被拆除(不过堡垒的地下室仍然保留)。
另外,还有坎宁堡,但是到1942年,它已经被拆除,只有掩体保留,并且被用作马来西亚指挥部的总部(这些地下设施保存得相当完好,至今已成为博物馆)。
6.特雷格堡,位于普拉乌-布兰岛。到1942年,它被用作马来西亚指挥部的弹药仓库。最有趣的是,1937年,仓库被转移到“大陆”,但同一个岛屿上建有一座6英寸的炮台——西林星炮台(2门BL MK VII口径6英寸炮)。
但这一切都算是“老旧”设施了(像塞瓦斯托波尔的堡垒,虽然已经建成,但没有经历过战斗)。还有一些相当不错的、装备完善的海岸炮台,这些炮台建于20世纪初。
7.康诺特堡,在其地盘上建有布拉康马提东炮台,该炮台在1942年使用。这里部署了三门9.2英寸(233.7毫米)炮(BL Mk X)。这已经相当不错了。虽然现在这里是一个高尔夫球场。
8.西洛索堡和圣淘沙岛(关于岛屿的详细介绍可能会有一篇独立的文章,讲述圣淘沙与塞尔朋山和因比亚山的整体防御体系)。这是一个完整的炮台系统。然而,在战时,这里有两座6英寸炮台和一座12磅(76毫米)炮台。
就这些?当然不。我们才刚刚接触到一些相对不错、当时算得上现代化的防御工事和海岸炮台,它们是在战争前建造的。
•巴西尔拉巴炮台,两门BL MK VII 6英寸炮。现在这里是军事设施,没能参观。(不过还是保存了一些东西)。
•特空贝萨尔炮台,三门9.2英寸Mk X炮。这里也是军事设施,没能参观,但炮台的遗迹保存了下来。似乎炮台上的炮装有防护盾。
•彭戈朗炮台(但它位于“大陆”,因此处于较为复杂的局面),有两门6英寸炮和两门18磅(84毫米)炮。
•布阿诺维斯塔炮台,两门15英寸炮。但有一个细节:这些炮不是全方位射击炮。但弹药依然存在。(日本人后来恢复了其中一门炮)。
第16防御炮兵团,由中校M.S.H. Maxwell-Gambellton指挥,拥有两座18磅速射炮的炮台(第966和第968防御炮台)和一座轻型炮台(第967防御炮台)。
但有一种思想,认为这座要塞很弱,炮台“虽然威力惊人,但没用:新加坡的炮台朝错了方向”。我们来看看吧?